林辰/文
徐楠/编辑
入行20年,虽在大多语境下,谈及宗馥莉总离不开娃哈哈。但其执掌的宏胜饮料集团的变化,似乎更能展示出这位新生代企业家的创业思路。
这家2003年时只有一条热灌线的代加工企业,于2007年由宗馥莉掌管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资源整合。其先瞄准“食品饮料全产业链专家”的战略定位,先后成立松源机械制造、松裕印刷包装、恒枫食品科技3家子公司,从行业中游迈向全产业链。
到2016年,宏胜发力自有品牌KELLYONE,相继推出个性化定制果蔬汁、0糖0能量乌龙茶“一茶”、0糖0能量苏打气泡水“生气啵啵”、果汁茶/果味茶“CHACHA”等系列产品,在气泡水、高端无糖茶饮等赛道借助情绪营销破圈。
2021年,伴随数字化+制造业的探索,总投资3.57亿元的“宏胜超链智造杭州基地”动工并于次年投产。使饮料的食源萃取、生产、灌装、包装、入库都能“一气呵成”地在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厂空间中完成,尤其是自研柔性配料通道能灵活组合生产7-8种品类产品,两套发酵设备互为备用,大幅降低停线成本并提升设备利用率,由此撬动生产端的深刻变革。
“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公司。” 五次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宏胜,与“追求超越想象的结果”的宗馥莉,相信“忠于自然,始终如一”,也相信“不变的是变化”。
“在一个长期主义的企业做具有长期价值的事情,这是对员工最好的背书。”
谈创业品牌:纯茶饮逐渐年轻化,快消没有所谓最标准的节奏
财经网产经:按照【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产品价值】的公式,您觉得近十年饮料行业有什么可以算上真正的创新?
宗馥莉:近十年饮料行业大家最容易感知的创新,就是品类、风味、包装这几个方面的创新,另外不容易察觉的是在创意营销方面。
现在很多饮料品牌越来越趋于有自己的品牌内核,能够让消费者进入品牌的语境里,真正的链接消费者。比如KELLYONE在营销中注入了情绪的元素,与消费者共情,替消费者表达的“情绪营销”,能够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使其成为品牌的支持者。
财经网产经:最初为什么想要进入到茶饮赛道?
宗馥莉:我对于茶这件事很纯粹,希望能够传承好中国的茶文化,应该把我们中国自己的茶饮做好。中国是茶叶大国,但现代意义上的即饮茶发展仅有不到30年的历史,每个品种都能够给你带来独特的口感,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功效不同的精神文化,我希望能够将中国传统食源的市场化。茶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我希望用饮料承载起中国文化的多样表达方式。
财经网产经:很多新消费创业者如今都反应过来,说快消没有做慢做死的,都是做快做死的。您有类似的体验吗?
宗馥莉:快消没有所谓的最标准的节奏,但是为了快而快一定不可取。
比如我们的茶饮品类也蛰伏了七八年,最早从2016年KELLYONE成立之初,我们就布局了茶饮赛道,一方面是我自己很喜欢中国的传统茶文化,另一方面是市场对于“好茶”的诉求也逐渐年轻化。很高兴的是,我们的布局与现在的消费者需求不谋而合。
说到一茶,我们为了保证原茶口感,经过2年的沉淀与打磨,2018年我们正式推出纯茶饮品“KELLYONE一茶”。初版“一茶”以铝罐为载体,创新推出了岁时皆春、凝奇芳兰两种口味。2022年、我们又推出PET瓶装版“一茶”PET“一茶”在保留了原有高品质的同时,价格仅为原铝罐版的一半,“减装增质”也是为了让好茶更易得。
此外,为了做出纯粹的无糖好茶,我们在原料、技术与营销策略上都做到了三个“精”。原料上,研发团队从福建政和产区海拔近千米的深山茶园到广西横县的茉莉花海,只为寻找最具特点的原料,这是“一茶”茶之本味的关键。技术上,采用原叶“精萃”头泡茶汤,经过高速离心工艺,茶汤通透无杂质,小分子过滤技术,口感滑顺不苦涩,同时采用高温瞬时杀菌和无菌冷灌保证了原茶本香本味。品牌营销上,“精准”定位产品调性,从外观包装、产品代言、物料宣发触达消费者。
财经网产经:一茶从铝罐增加了PET瓶装,用户的价格承受度是否系最主要的因素?更换包装形式的决定,对您个人而言是一种妥协吗?PET装上市后的成绩,是否达到了团队之前的预期?
宗馥莉:一茶从铝罐到PET,实际上是保留了原有高品质的同时实现“减装增质”,让好茶更易得。包装的变换顺应了目前快节奏的市场,纯茶饮逐渐年轻化。之所以要坚持生产一款迎合年轻群体的茶,不仅是为了开拓市场,更是希望让那些平时很少喝茶的年轻人也慢慢接受茶,爱上茶,可以说是对于大众消费的一种引导。
正是因为铝罐“一茶”的良好市场表现与消费者口碑,KELLYONE在保留茶汤原有高品质的前提下,推出了性价比更高的PET瓶装版“一茶”,使好茶更接地气,快速打开了新零售渠道下的饮料消费市场。在今年的饮料销售旺季持续做好一茶全面推广,一茶体量较去年增长约200%,其中浙江、川渝、贵州等地作为茶饮料需求重点省份,销售反馈较为良好,市场占有率日益提升明显。
财经网产经:有声音说很多新消费是亏损的杂牌,给他们供货的代工厂反而跑的更快/活得更滋润。也有一些供应端/品牌端的操盘手会说,前述情况出现在品牌还不够强势的阶段,实际中国不缺工厂还是缺品牌。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宗馥莉:KELLYONE能够快速发展,其实和宏胜多年全产业链的布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从2003年先布局了饮料的全产业链,2016年再创造了KELLYONE饮料品牌。在这条全产业链上,包括了上游的高端设备制造和原料配料研发,中下游的印刷包装、饮料生产,再到终端的物流、营销,整个饮料的诞生过程是非常灵活可控的。
在缺工厂还是缺品牌这个问题上,其实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而是要思考以什么样的布局才能够真正更好地触达消费者,以哪种方式更好地与消费者同频共振。
谈智造管理:实体制造业非常辛苦,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带来踏实感
财经网产经:您目前最关注的前沿技术是什么?目前企业正在做哪些技术上的布局?
宗馥莉:目前最关注的就是食品饮料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我们以“宏胜超链智造”为切口,去打造食饮行业一种全新数字化商业生态,我们称为“超链生态”。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我们自己全产业链的布局和数字信息链,打通了供应链上的5个研发端、供应端、生产端、运输端、销售端端口,编织了一张食饮行业人-机-物-场的超级链接网,创造了包括企业价值、用户价值、行业价值、社会价值的价值链条。“超链”通过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信息链、价值链的四链协同,激发新动能乘数效应,能够对外赋能与输出,带动生态上的企业一共前行。
财经网产经:创始人的性格会影响企业的做事风格,您觉得宏胜最不能动摇的价值观是什么?什么事可能是同行里其他人做不了,而宏胜敢于去做,也只有宏胜能做的?
宗馥莉:宏胜最不能动摇的价值观是“不变的是变化”、“追求超越想象的结果”。宏胜一直拥抱变化,从2014年开始,宏胜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但是我们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很多年前我们就开始在做数字化智能升级,希望为饮料行业提供数字化变革样本。
“宏胜超链智造”这个项目我们投资了3个多亿,引进了国际前沿饮料制造装备和技术,建设最新一代log6无菌生产线。通过智能柔性化生产,打破过去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模式,用模块化分布式功能制造单元,建设兼具批量制造与个性化定制的柔性先进制造系统,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促进新智造与新消费的融合。
财经网产经:对宏胜而言,什么范畴的事情会是您到一线去亲手介入的?
宗馥莉:我喜欢亲力亲为,这样会更踏实,对于产品研发还有一些渠道、市场考察我一直都很重视。我有个习惯就是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去看看当地超市货架的商品,看看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是什么,这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这些年一直都在扩产业、做生产、创营销,最大的感受就是实体制造业是非常辛苦的行业,但是一步一个脚印带来的踏实感也是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
财经网产经:您在多个场合强调要看长期价值,您一般从哪些维度去判断一个决策/产品十年二十年的走向?会给新产品多久的实验周期?
宗馥莉:在我看来,长期价值就是要关注用户价值,真正洞悉消费者需求。现在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多,我们想要穿越市场周期,就一定要不断贴近消费者,与消费者同频共振。
而产品的决策一定是多维度的,首先最重要的是品质,品质是饮料对于用户的第一价值,尤其是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健康问题,这一定是与新一代消费群体达成的价值共振之一。
其次品类是企业提供给用户的价值选择,把创新落脚在从0到1的品类创造上,现在的市场有太多选择,但是丰富不代表饱和,成熟不代表最高点,我们坚持在细分品类进行技术的创新,保持对产品的敏锐度,练就产品创新的肌肉记忆,就能在合适的时机实现0到1的创新。
至于新产品的实验周期,其实KELLYONE的研发部门一直都在做不同产品的储备,基于我们积累的众多用户数据市场调研,目前已储备了数百款后备产品。
财经网产经:怎样让员工基于十年二十年的眼光做事,而不是追求短期效果?毕竟员工不一定在一家公司待那么久,在跳槽时需要有结果导向的项目背书。
宗馥莉:在宏胜有一句话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公司”,企业对员工来说,最重要的是个人价值的成长。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保持员工自身的独特性非常重要,宏胜的企业文化不是要所有人成为一模一样的人,每个员工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质和优势。
我经常说“谁对就听谁的”,我喜欢员工有自己的想法,这种自驱力的培养也是在塑造员工的“长期主义”。所以在一个长期主义的企业做具有长期价值的事情,会促使员工对自身长期主义发展的追求,这个是员工最好的背书。